榛子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榛子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筑起国门安全生命线销毁非法入境动物

发布时间:2020-02-27 21:16:35 阅读: 来源:榛子厂家

销毁非法入境动物

口岸入境通道检验检疫

与武警联合执法检验进口食品

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供图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部,以生物多样性闻名。在这片富饶美丽之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许多奇珍异兽在这里繁衍生息。然而,宁静祥和的背后,却隐藏着看不见的危机。

云南,是境外疫情疫病和有害物种入侵的高风险区域。多年来,检验检疫部门一直在云南4060公里的边境线对外开放的口岸上努力守护着这片七彩家园。如今,随着人员往来的增多,物种交流的频繁,这个“潜伏”的古老危机不断制造新的麻烦。筑起更加牢固的国门安全“生命线”刻不容缓。

点多面广

云南陆路边境的疫情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陆路边境的疫情疫病防控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陆路边境疫情疫病防控和检验检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云南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门户,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边境线长4060公里,有23个国家一、二类口岸,95条边境通道,300余条便道,是典型的陆路边境省份。同时,周边国家又是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疫病的高发地区,在中国入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中,有110种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常年发生的传染病和动物疫病多达30余种。由于云南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多民族跨境而居,往来频繁,出入境人员传染病防护意识薄弱,边境地区既无天然屏障、又无有效的人工屏障,境外疫情疫病传入风险较大。另外,云南边境贸易批次多、品种多、来源杂、流向广;边境地区点多、线长、面广,疫情疫病复杂,容易出现疫情疫病的防控盲区和漏洞,疫情疫病通过边境通道和便道传入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间人流物流不断增加,外来危害传入的风险也在增加,一旦爆发疫情疫病,产生的严重后果不可估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3年全球因SARS造成1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中国损失179亿美元;我国农业部测算,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至少为10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有害入侵物种中,在云南构成危害的达56种。紫茎泽兰、斑潜蝇、口蹄疫和艾滋病等的传入已对云南的农业、生态和人身安全构成现实危害,云南省每年投入的防控经费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

随着云南“两强一堡”战略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依靠各级政府的力量,联合边防、海关、卫生、农业、林业以及周边国家的相关部门,共同保护云南生态安全、农业安全和人身健康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基因宝库、建立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防止“生物恐怖分子”入侵,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又好又快发展,在云南边境地区构建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疫病联防联控的防线体系势在必行。

主动作为

全力构筑“3+1”防线体系建设

多年来,云南检验检疫机构一直与边防检查、海关及地方有关部门协作,在口岸区域开展信息通报、联合巡查、联合防控等工作,但面对复杂的边境自然环境和人员、贸易交往情况,仍然很难有效防止境外疫情疫病和有害生物通过多种途径的传入。

守护好边境地区安全,辖区政府和职能部门责任重大。这是人类通过法律法规、科学和智慧及积极行动,保卫前沿阵地,赢得“歼敌”先机的一场主动战。无形中正为云南乃至国家的安全、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环境基础。

第一时间“御敌于国门之外”,可谓“边境不保、内地难保”,检验检疫系统从没有停止过综合科技手段和传统战术相结合的各种尝试。

2008年10月16日,为落实好时任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关于做好边境登革热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范国珍局长在芒市召开的云南边境地区登革热防控工作会上,首次提出了云南边境地区传染病及动植物疫情疫病联防联控“3+1”防线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

通过对云南边境特殊性、境外疫情疫病严重性、检验检疫管理艰巨性和防控工作紧迫性的深入研究,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按照“政府主导、分工负责、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国际合作”的原则,在边境地区建设“3+1”防线。“3+1”指的是,一是由检验检疫机构在口岸实施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构建的检验检疫防线,二是由检验检疫、边防、海关、卫生、农业、林业等部门联动防控构建的联动联控防线,三是由边境地方政府组织动员边民及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控防线,再加上与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的政府及相关机构加强防控合作的+1境外合作防线。

而“3+1”防线体系建设的核心是“联、防、控”。“联”是指检验检疫机构与边防、海关及地方人民政府的卫生、农业、林业等部门对重大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采取的联系、联合、联动的工作措施。“防”是指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在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采取的常态预防措施,做到防得早、防得准、防得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防止疫情疫病少传入、不传入。“控”是指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传入的疫情疫病采取控制措施,重在控得快、控得严、控得住,最大限度地把损失和影响控制到最小。

为进一步完善“3+1”防线体系,继2009年9月1日在国家质检总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提升云南沿边开放水平合作备忘录》之后,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与西双版纳、普洱、红河、德宏、昆明等10个州市,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质监局、商务厅、昆明海关、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卫生厅等12个省级相关单位和两个周边国家的检疫部门签署了24个合作协议,边境检验检疫机构又与县(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签署了96个合作协议,云南边境联防联控机制至此全面建成。检验检疫部门负责监测预警、各级政府统一指挥、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疫情疫病预警发布机制也日臻健全。

通过对周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疫情疫病资料的翻译整理,检验检疫部门构建了外来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与境外有关部门合作,在边境沿线两侧设置了1121个监测点(其中境内1013个、境外108个),监测发现重要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疫病48种。编制了40余种重要农产品和疫情疫病的风险评估报告,为相关部门政策决策、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正如范国珍局长所说,“3+1”防线体系建设就是把云南检验检疫工作的重点集中到国门上来,转变了传统的监管模式,把关口前推后移,将风险尽量控制在境外或边境区域。实现了防控工作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与全方位覆盖,解决了防控中的盲区和空白点的问题。改变了防控各部门各自为政的条块分割状况,探索出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有效合作的联防联控联动机制。

成效显著

实现疫情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新突破

历经近4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3+1”防线体系已经成为我省边境线上点、线、面结合的防御墙,它守护着彩云之南的青山绿水、守护着祖国美丽的南疆。

“3+1”防线体系建设建立了两大机制和两大体系,即云南边境“3+1”防线体系建设联防联控合作机制、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以及疫情疫病监测体系、技术支撑与保障体系。按照“3+1”防线体系建设要求,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将有限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用在“国门”上;依靠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动员辖区边民和社区居民,口岸联检部门、境外检验检疫机构共同建设联防联控体系。进一步加强疫情疫病信息的收集,做到疫情疫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加强边境地区疫情疫病信息通报,口岸现场处置等方面的合作。开展风险评估,形成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经过研究和实践应用,富含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3+1”防线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核心能力建设的提升,使得近年来口岸疫情疫病的检出率处于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前列。检验检疫、联动联控、群防群控和境外合作的联防联控“3+1”防线体系建设理论,得到推广和实践的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云南检验检疫局有效处置了多起涉及疫情疫病传入、动物及其产品非法入境、进口食品安全的突发事件。传染病监测发现病例9048例;从进境植物及其产品中共截获有害生物452种、14958批、22994次;截获非法入境动物及其产品7902批次、2156吨、3484头(只)。2011年1月-12月,共检验检疫出不合格货物8102批次,不合格货值3.62亿美元;从进境植物及植物产品中截获有害生物8276次,同比增长9.46%;在传染病监测及健康检查中发现病例4930例,同比增长138.05%。2011年6月,及时截获并上报老挝爆发椰心叶甲疫情情况,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云南省政府领导对防控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国家质检总局也向全系统发出警示通报。

云南边境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模式引起了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近年来,云南检验检疫局多次配合国务院相关部委的调研,积极汇报“3+1”防线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应用,得到了采纳。在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多处提到云南边境疫情疫病防控机制问题,如建立和完善边境地区传染病联防联控模式,加强边境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和疫情监测体系;建立入侵生物阻截带,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和检验检疫能力建设等。

2010年12月28日,质检总局科技司组织中国疾控中心首席科学家曾光及系统内外专家对“3+1”防线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进行了鉴定,认为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通过专题报告和专家呼吁,“3+1”防线体系建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3月,十八位全国政协委员(其中院士8名)联名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强云南边境疫情疫病防控工作、确保桥头堡战略顺利实施》的第5170号提案,建议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环保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林业局及云南省积极支持和指导构建以“3+1”防线为基础的云南边境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机制,并在政策和人力、物力及财力上给予有力支持。同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分别复函国家质检总局,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将给予“3+1”防线体系建设大力支持。

目前,“3+1”防线体系建设的管理模式已获得质检系统的一致认同,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还为《“3+1”防线建设》一书作序,高度认同了“3+1”防线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国家质检总局其他领导及相关司局在听取专题汇报后,一致认为“3+1”防线体系建设理念先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陆路边境疫情疫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全系统起了示范作用;其工作模式既提高了疫情疫病防控的整体效果,又是质检系统大质量工作机制、和谐质检和科技质检的重要范畴。国家质检总局已发文要求全国系统推广学习云南“3+1”防线体系建设的管理经验。

不仅如此,“3+1”防线体系建设还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通过签订合作备忘录,省级12个相关厅局部门、8个边境州市人民政府及境外相关机构已将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和联防联控纳入了工作日程,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处置了多起涉及食品安全、疫情疫病监测、动物及产品非法入境的突发事件。2008年9月以来,地方政府支持检验检疫的补助经费共计2393万元人民币,其中协检员专项经费352万元,2010年仅8个边境州市政府拨给口岸检验检疫部门的疫情疫病防控补助经费就达685万元人民币。同时,“3+1”防线体系建设形成的联防联控工作效果,每年至少为全省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亿元人民币,保障了国门安全、生物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和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稳步推进,促进了边境贸易量和人员跨境活动的成倍增长。而如今,云南边境地区形成的“3+1”防线体系建设联防联控局面,促进了边境地区群众的疫情疫病防控意识和参与防控的自觉性明显提高。科学有效的“3+1”防线体系建设,在地方政府主导下,部门分工合作、条块结合、部门联动、民众参与、国际合作,促进了人员、货物通关便利化,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和水平,云南边境疫情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实现了新突破。这无疑为赢得这场疫情疫病防控的无形之战吹响了胜利的集结号。

罗蓉婵 陈保江(云南日报)

沈阳都市妇科医院

合肥肤康皮肤病医院

贵州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武汉华佑戒毒医院